藍籌股是指在行業中佔有龍頭地位、業績優良、成交活躍、紅利優厚的大公司股票。
『藍籌』(Blue chip)一詞起籌』的稱號。『紅籌』是指由中國資金在香港註冊登記的股票,後者指同時具有源於躍西方賭場。在西方賭場中有三種顏色的籌碼,其中藍色籌碼最值錢,紅色籌碼次之,白色籌碼最不值錢。美國華爾街就將這名詞套用在股市中,用來形容市值大、交投活、買賣容易的公司股票。
在香港的股市,還有『紅籌』及『紫『藍籌』及『紅籌』股身份的股票,例如中銀香港。
在香港,『藍籌股』並沒有公認統一的定義,但大部分人都將恆生指數的成分股稱為藍籌股。雖然恆生指數成分股只包括50隻股票,但是這50隻成分股已佔香港股市總市70%以上。每隔一段時間,恆指服務公司都會變更恆生指數成分股的成員,剔除一些不符合甄選準則的股份,再加入一些更大市值更大成交的公司,而近加入的公司近年常被稱為『染藍』。
成分股並不等於投資價值高
說回正題,既然恆指服務公司每隔一段時間都幫我們甄選成分股公司,是否『藍籌股』(恆生指數成分股)都是有長期投資價值的公司呢?其實未必。原因是如前文所言,我們選長期投資對象首先看基本因素,包括區域經濟、行業前景和公司管治等,但恆指服務公司甄選成分股的最重要兩條準則,是:
1.必須位列聯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總市值首90%;及
2.必須在聯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成交額首90%之列。
也就是說,只是選股市中市值大、成交活躍的公司,而不會考慮其行業前景和管治質素這些嚴重影響投資價值的因素。當然,若一間公司成交活躍、市值大,其今時今日的基本因素多數良好,而投資於一籃子的藍籌公司,例如盈富基金,則有可跟上大市整體表現的好處,而且也解除了個別公司的營運風險,作為較低風險的長線投資當然是可取的。
本地藍籌仍有前景
香港是成熟的經濟體系,內地是經濟正在高速發展中的區域。大家都知道,成熟的經濟體系不容易像內地那樣,有雙位數字的增長,因此,從基本分析中的第一項區域經濟發展情況來看,香港的本地藍籌股將來的增長看起來應該不及大型中資股。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其實,近年很多香港藍籌公司都積極北上尋找發展機會,例如香港銀行業紛紛通過入股內地銀行、推出與內地有關的業務,及將後勤部門北移等形式,逐步拓展在中國內地的業務,並從高速增長的市場中分一杯羮。而香港的大型地產商也陸續轉戰內地市場。例如在2006年5月,新鴻基地產(0016)配股集資約90億港元;2006年11月,恆基地產(0012)及恆隆地產(0101)分別配股集資50多億及60億港元,三次集資都是用於內地的房地產投資發展。事實上,由於香港地產商資金實力雄厚,北上發展也有一定的優勢。香港的本地藍籌股都以銀行和地產公司為代表,現都已先後逐鹿中原,因此,區域經濟發展速度的障礙會逐漸被香港公司消除,本地藍籌也可以有亮麗前景。
Categories:
投資專欄
0 發表意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