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0年,香港的投資環境時刻改變。10年前,大部分人認為炒樓是最賺錢的工具,當時港府的售樓政策令樓市出現泡沫,泡沫還未爆破之前,在香港這地少人多的環境下,炒樓(地產)的確是最賺錢行業。及後,2000年科網熱興起,當時最賺錢的行業便是IT業。以上的回顧代表甚麼呢?就是道出最賺錢的行業,都可以在股市升跌中反映,而現在涉及投資買賣的金融業,肯定是香港各行業當中最賺錢的。
分析宏觀經濟中,有幾個數據是值得我們特別注意的,包括國民生產總值GDP,消費物價指數CPI,生產價格指數PPI,通脹率和失業率,這些數據好壞,都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經濟情況。以這五點粗略分析如下:
1.國民生產總值GDP
2003年高盛投資發表一份全球經濟報告,並帶出『金磚四國』這名詞。所謂『金磚四國』,是指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這四個國家,報告指出,這四個國家有望於數十年內取代G6,即美、日、英、法、德、意,成為世界最大的四個經濟體。現時主導全球經濟的六大工業國,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總和約4,700億美元,但按估計,於2010年前,金磚四國的國內生產可以達到5,210億,超越G6。
金磚四國的潛力是無法估計的,他們都有共同特質:人口多,生產力發展速度驚人,而且資本累積越來越雄厚。可以預計,除美、日外,金磚四國在可見將來,將會成為全球焦點,也可以成為全球上最賺錢的地區。按分析估計,由於中國和印度擁有大量人力,廉價的勞工生產力使印度和中國將會成為商品製造業和服務業的領頭羊,而俄羅斯和巴西天然資源豐沛,在天然原料出口方面將佔據領軍地位。
2.消費物價指數CPI
消費物價指數CPI是反映一個國家購買消費品和服務價格水平的指標。市民消費力減弱,消費力下跌就會帶來經濟萎縮。經濟向好的國家,國民賺錢能力強以及消費能力高,各行各業都百花齊放。要選擇最賺錢的地區,可以先留意其CPI增長,再考慮高增長的行業。
3.生產價格指數PPI、通脹率和失業率
生產價格指數PPI和通脹率可以預示未來的消費價格(通脹)的增長。生產商會將生產成本上升轉嫁給消費者,理由是市場競爭激烈,由於通貨膨脹對經濟增長會帶來威脅,國家銀行將會以利率調控通膨,加息對股市會造成壓力,影響地產行業等。相反,利率低便對樓市有利,地產行業當然受惠。
而失業率反映一個國家的就業情況,也可就失業率去評估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過往,香港於科網股爆破後,以及沙士期間失業率曾創下8.6%。現時本港的失業率已經回落至4.4%水平。投資者可以由就業不足率去分析當地某種行業興衰,從而套用在股市投資中。

0 發表意見: